更新时间:2024-06-21 11:11
鳞翅目,Lepidoptera,属有翅亚纲下的一目。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危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
虹吸式口器,由下颚的外颚叶特化形成,上颚退化或消失;完全变态;体和翅密被鳞片和毛;翅二对,膜质,各有一个封闭的中室,翅上被有鳞毛,组成特殊的斑纹,在分类上常用到;少数无翅或短翅型;跗节5节;无尾须;全变态。幼虫多足型,除三对胸足外,一般在第3~6及第10腹节各有腹足一对,但有减少及特化情况,腹足端部有趾钩;幼虫体上条纹在分类上很重要;蛹为被蛹。
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等物,不危害(除少数外,如吸果夜蛾类危害近成熟的果实)。幼虫绝大多数陆生,植食性,危害各种植物;少数水生。
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虫蠋形,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 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蛹为被蛹。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头部
略呈球形或半球形。触角多节,呈丝状、棒状、栉齿状(羽状)等,雄性触角常较雌性为发达。口器除小翅蛾等少数低等蛾类保留有上颚和下颚外,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即上颚完全退化,上唇短小,下颚须发达或退化,下唇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其主要取食器官为由两下颚外颚叶延长而并合形成的虹吸管(喙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复眼发达,单眼通常2个,位于复眼后方,但也有一些种类(蝶类、尺蛾等)无单眼。
胸部
鳞翅目 成虫口器
胸部发达,各胸节趋于愈合。前胸在低等蛾类中较发达,而高等蛾类一般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翼片(或称领片)。中胸甚大,具盾片和小盾片,盾片前方两侧有1对发达的肩板(或称肩片)。后胸背板小。足细长,前足胫节内缘通常生有1胫突(净角器),中、后足胫节近中部和末端分别生有中距和端距。跗节5节,以第1节最长,爪1对。
一般具翅2对,发达,仅个别种类的雌虫无翅或仅具退化的翅。翅膜质,有鳞毛和鳞片覆盖。许多蛾类在翅面上由各色鳞片组成各种线条和斑纹,多根据其形状或位置命名,其分布、形状等因种类不同而异,是科以下分类常用的重要依据。鳞翅目昆虫的脉序与假想脉序很接近,其构造和主要变化特点是:中脉(M)基部退化或消失,而形成一个大形翅室(即中室)。前翅通常有纵脉12~14条。前缘脉(C)与前缘合并;亚前缘脉(Sc)自中室上方翅基部生出,不分支;径脉(R)出自中室前缘,一般分5支,或有减少、合并的现象;中脉(M)一般为3支,均出自中室端部,Ml在中室上角,M3在中室下角,M2介于两者之间;肘脉(Cu)2支,出自中室后缘;臀脉(A)自中室下方的翅基伸出,1~3条。横脉很少,除中室端部外,一般在亚前缘脉基部与翅前缘基部间有1肩横脉。翅室除中室外,有些种类在中室的上方还有由径脉、径分脉并接所围成的封闭的小室,称为副室或小翅室(如木囊蛾科)。后翅一般有纵脉8~10条,亚前缘脉和第l径脉合并为Sc十Rl,径分脉(Rs)不分支,其它翅脉分布与前翅基本相同。鳞翅目的前、后翅在飞翔过程中的连络方式,常见有3种类型,即部分低等蛾类(如蝙蝠蛾科部分种类)的翅扼连锁、绝大部分蛾类的翅缰连锁和蝶类的贴接式连锁。
腹部
腹部呈圆筒形或纺锤形,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雌虫腹部可见7节,第7节明显延长,第8~10节显著变细,套缩入第7节内,产卵时可以伸出,形成伪产卵器。某些低等蛾类仅第9腹节有一生殖孔,称为单孔类;大部分种类第8腹节有一交配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称为双孔类。产卵孔的两侧有1对瓣状构造,称为肛乳突,用以握持产出的卵,使卵粒粘着于物体上。
雄虫腹部可见8节,第9~10节的附肢演变成外生殖器。第9腹节的背板(背兜)和腹板(基腹弧)囊形突;第10背板的后端形成1个略向下弯的钩形突,下面有1对颚形突,通常合并为一,是第10腹节的腹板,略向上弯曲,肛门末端即位于钩形突和颚形突之间。阳具发生于背兜和基腹弧之间的隔膜上,基部形成二个外翻的锥形突起,称阳端环,上有骨片,称阳端基环。阳茎的端部能翻缩,称端膜,上面常有刺。第9腹节的生殖肢演变成1对大形瓣状物,称为抱握器,上生各种刺、毛和骨片等。雄性外生殖器在种间分化很大,常作为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
幼虫
1.头部
大多数种类头部为下口式,少数种类(如潜叶蛾等)为前口式,通常具硬化而色深的头壳。头部前面有l倒“Y”形的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首先裂开的地方。蜕裂线内侧两块狭形的骨片是额(有人则称傍额片),额下是三角形的唇基(有人称为额)。蜕裂线两侧为颅侧区,其近下方各具呈弧形排列的6个侧单眼,有些种类单眼数目减少或完全消失。口器变异咀嚼式,上唇前缘有1较深的缺刻,其形状和缺刻的深浅各异,是分科的特征之一。上颚发达具齿,下颚、下唇和舌合成一复合体,舌位居中央形成吐丝器,两侧为2节的下颚须。
2.胸部
分节明显,前胸背面近前方形成骨化板,称为前胸盾。前胸两侧后下方各有1气门。胸足通常发达,5节,末端具1弯形的爪,部分潜叶为害的种类胸足呈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消失。
3.腹部
通常10节,末节背面骨化形成臀板,有些种类在臀板下方生有硬化的梳状构造,称为臀栉,用以弹去排泄的粪粒。腹气门一般8对,位于第1~8腹节两侧。腹足通常5对,着生于第3~6腹节及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又称为尾足或臀足。腹足有时减少或退化,如尺蛾仅2对腹足,分别着生于第6和第10腹节上;潜蛾则退化或完全消失;某些夜蛾类的第1或第1、2对足也有所退化。腹足的构造比较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能伸缩的囊状的趾组成,趾的腹面生有趾钩。趾钩的存在是鳞翅目幼虫区别于其它多足型幼虫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等,则是鳞翅目幼虫分类的鉴别特征之一。趾钩的排列有单行、双行与多行之分;根据趾钩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单序、双序或3序;根据趾钩排列的形状,又可分为环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整环)、缺环(不满一整圈而有小缺口)、伪环(前后都有缺口,也叫二纵带)、中带(只在内侧有一列弧形而与身体纵轴平行的趾钩)、二横带(与身体纵轴垂直的两列趾钩)等之分。
鳞翅目幼虫的胴部(胸部十腹部)常具有明显的花纹或纵条纹,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命名,某些线纹,可作为种类鉴别的辅助特征。幼虫身体各部分常具各种外被物,如刚毛、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体表瘤状突起上着生刚毛,称为毛瘤;刚毛基部常具骨化和深色的区域,称为毛片;毛片如高突呈锥状则称毛突;毛长而密集成簇或成撮,称毛簇或毛撮;有些种类具刺,刺上分枝的称枝刺。刚毛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3类。原生刚毛在第1龄即出现,亚原生刚毛在第2龄出现,这两种刚毛的分布和位置比较固定,给予专门的名称,称为毛序。毛序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次生刚毛数目较多而没有固定的位置,长短不一,可生在毛突、毛瘤或骨化片上,一般不予以命名。
蛹
蛹体多为长椭圆形,棕色或褐色。蝶类的蛹多为绿或浅色,头部和胸部常具突起。蛹体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部分,复眼位于头部两侧,触角基部位于复眼外侧。下唇须两侧为l对下颚外颚叶(喙管),其长短因种类而异。下颚须位于复眼外侧,一般不外露。胸部自背面观分节明显,通常中胸最大。前足位于下颚两侧,中足位于前足外侧,后足通常仅露出末端。前翅芽在腹面可盖及或超过第4腹节,后翅芽一般被前翅芽覆盖,仅边缘外露。胸部有气门1对,位于前、中胸的背侧面。
腹部10节,通常仅第5、6和7节可以活动,第8~10节常愈合。第l0腹节腹面中央的纵裂缝为肛门,周围常略突起。雄虫第9腹节的中央有1个生殖孔,为一纵裂缝,周围常略突起。双孔类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位于第8和第9腹节中央,前者为交配孔,后者为产卵孔。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成l条纵裂缝。据此可鉴别蛹的雌雄。腹部有气门8对,位于第1~8腹节上,但第l腹节的气门被翅芽覆盖,第8腹节气门退化,呈裂缝状。腹部末端向后突出,形成臀棘,上生有钩刺,用以钩住物体或茧等。
1.变态类型:完全变态,蛹分为两种类型,在原始的轭翅亚目、无缘亚目、异蛾亚目和毛顶次目
中为强颚离蛹,其余为无颚被蛹。完成一个生活史循环通常1~2个月,多则2~3年。
2.幼虫多为植食性,如地老虎、棉铃虫等。虽然没有鞘翅目多,但从经济价值上讲,造成的危害大于鞘翅目。
3.成虫一般不为害,取食花蜜或不取食,但有部分害虫如吸果叶蛾,喙尖,刺破果皮吸取汁液,对果实造成危害。
4.成虫多具趋光性(蓝紫光-灯诱)、趋化性(如糖醋液诱杀),有的具迁飞习性(黏虫等)。
5、成虫的一些重要分类特征
鳞翅目脉序与模式脉相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如何去识别它们呢?在此介绍一下基本的识别方法:
(1)翅面中央有一长形的翅室,称为中室。
(2)翅中室后缘为肘脉(Cu),肘脉只有2条,且固定不变,所以,从中室后缘倒数:最后的脉为第二肘脉(Cu2),其次为第一肘脉(Cu1)。
(3)中脉(M)有3条,仍然接第一肘脉倒数,分别为M3、M2、M1
(4)中室前缘为径脉(R),数目变异较大,但数完肘脉、中脉后,余下的与中室有关的脉即为径脉,有多少算多少。
(5)中室以前的脉:翅的前缘为前缘脉(C),其后为亚前缘脉(Sc)。
(6)中室以后为臀脉,有几条算几条。
后翅:
翅脉比较固定,从前到后依次为Sc+R1、Rs、M1、M2、M3、Cu1、Cu2,A脉1-3条。翅脉在分类上常用以下几点特征:
(1)中脉M2的着生位置:M2近M1、M2近M3、M2居中。
(2)付室的有无;付室是指前翅中室前方径脉相互交错,或由横脉所组成的翅室。(如夜蛾科)
(3)中室开式或闭式:指横脉完整或不完整。
(4)臀脉的数目及分布情况
(5)后翅Sc+R1与Rs的关系,平行、接触或接触距离的长短。
6、幼虫的分类特征:
鳞翅目主要以幼虫期为害,所以准确识别幼虫具有重要意义。
腹足对数:多为5对,但有的1-3对退化。如尺蛾科枣尺蠖,夜蛾科:棉小造桥虫。
单序 、双序、 三序;中列式(与体纵轴平行)、 二横式、 环式(缺环)
鳞翅目昆虫俗称蝶、蛾。成虫小至中型,翅展5- 150mm。体躯略长圆形、圆筒形,翅扁平,狭或阔,体壁大多柔软、脆弱,也有坚硬呈羊皮纸状者。头部及翅覆以毛及鳞片。颜色有绿、蓝、金黄、银色、铜色等各种金属光泽,但大多数蛾类则多暗色。蝶类大部分为昼行性。蛾类在黄昏、黎明以及夜间飞行。
鳞翅目类的昆虫口器为长形且能卷起,触角变化多、形状多。幼虫一般称为“毛虫”。
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有许多重要害虫,如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棉铃虫、菜粉蝶、小菜蛾以及许多鳞翅目仓虫,如印度谷螟等。此外,著名的家蚕、柞蚕也属于本目昆虫。
成虫取食花蜜,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科类成虫能刺破果实;吸食果汁,导致落果,成为柑桔、桃、李、梨等果树的重要害虫。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有些成虫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如粘虫、稻纵卷叶螟等。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是农林作物、果树、茶叶、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虫。幼虫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大型的种类多为裸栖,很多种类有隐栖的习性,如卷叶、折叶和缀叶成巢等。有的种类还会结鞘或吐丝结网等。有的钻入植物组织为害,潜食叶肉,钻蛀茎干;有的侵蛀芽、花、种子等组织中,有时还能引致虫瘿。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仓储粮食、物品或皮毛的种类,是重要的仓库害虫。少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蚜虫或介壳虫等,如食蚜灰蝶是甘蔗绵蚜的天敌。常见的资源昆虫有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虫草蝙蝠蛾幼虫被真菌寄生而形成的冬虫夏草,是名贵的中草药。
最显著的区别:蝶类的触角呈末端稍膨大的棒状,蛾类的触角形式多样,有丝状、栉齿状、羽状等。
大部份的蛾类夜间活动,而蝶类白天活动。蛾类休息时,翅叠在背上呈屋脊状;蝶类休息时翅膀竖立在背上(夜晚蝶类睡觉时翅膀则是平放的),颜色艳丽。蛾类腹部通常较粗短,蝶类通常较细长。蛾类幼虫在将进入蛹期时,通常会吐丝作茧;蝶类通常结蛹。
麦蛾科
体型小,颜色暗淡;触角第一节上有刺毛排列呈梳状;下唇须向上弯曲伸过头顶,末节尖细;前翅狭长,端部尖;后翅外缘凹入或倾斜,顶角突出,后缘有长毛;幼虫圆柱形,白色或红色,趾钩环式或二横带式双序。主要害虫有麦蛾、棉红铃虫、马铃薯块茎蛾和甘薯麦蛾等。
卷蛾科
体小到中型,多为褐色或棕色;前翅多数呈长四边形,少数呈狭长形,静止时保持屋脊状,似钟罩;幼虫圆柱型,体色变化大,前胸气门前的骨片上有3根毛,肛门上方多有臀栉。有卷叶、缀叶、蛀果或蛀食种子的习性,多为果树害虫,如棉褐带卷蛾、大豆食心虫等。
螟蛾科
体小到中型,柔弱,腹部末端尖削;鳞片细密紧贴,体显得比较光滑;下唇须长,伸出头的前方;翅三角形,后翅臀区发达,臀脉3条;幼虫体细长,光滑,毛稀少,趾钩2序,很少3序或单序,排成缺环式,只少数排成全环,前胸气门前毛2根。幼虫喜欢隐蔽,食性基本分为卷叶作苞、钻蛀茎杆、蠹食果实种子、取食贮藏物,夜盗性的。如梨大食心虫、玉米螟等。
尺蛾科
体小到大型,细长;翅薄而宽大,外缘有的凸凹不齐,后翅第一条脉纹的基部分叉,臀脉只一条;有的雌虫无翅或翅退化;幼虫只有腹足2对,着生于第六和十节上,行动时身体一曲一伸,“尺蠖”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如为害林木的大造桥虫等。
粉蝶科
中等大小的蝶类,形态:多为白色或黄色,具黑斑;爪分裂或具齿;前翅A脉1条,后翅A脉2条。如:菜粉蝶。
夜蛾科
鳞翅目中最大的科。体中到大型,色多深暗,体粗壮,毛蓬松;前翅三角形,密被鳞片,形成色斑,后翅较前翅阔;触角丝状、栉状或羽状;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体色较深,腹足通常5对,少数3对或4对,趾钩中列式单序,前胸气门前毛片上有2根毛。植食性,白天卷曲潜伏土中,夜间出来活动,故有“地老虎”、“夜盗虫”之称,如大、小、黄地老虎;少数在植物表面活动取食,或钻蛀茎杆或果实,如棉铃虫等。
毒蛾科
体中型,粗壮,鳞毛蓬松;体色多为白、黄、褐等色;触角多为栉状或羽状;休息时多毛的前足常伸向前方;多种种类雌虫腹末有毛丛;幼虫体被长短不一的鲜艳簇毛,毛有毒;腹部第六、七节背面中央各具一翻缩腺,趾钩单序中列式。多为害林木,如舞毒蛾等。
凤蝶科
多数为大型蝶类,飞的很快; 前翅A脉2条,后翅A脉1条;后翅常有尾状突。如:玉带凤蝶,金凤蝶
舟蛾科
又名天社蛾。中至大型,体灰褐或浅黄色;触角丝状或锯齿状;幼虫大多颜色鲜艳,腹足4对,臀足退化或特化成枝状,休息时一般只靠腹足固着,头、尾翘起,其状如舟,故有“舟形虫”之称,如舟形毛虫。
灯蛾科
体中型,粗壮且较鲜艳;腹部多为黄或红色,常有黑点;翅多为白、黄或灰色,翅面常有条纹或斑点;触角羽状或丝状;幼虫体上有突起,上生浓密的毛丛,毛长短较一致;背面无分泌腺。如黄腹灯蛾、红腹灯蛾为害林木,美国白蛾为国内外重要检疫害虫。
天蛾科
体大型,粗壮,纺锤形,末端尖削;触角中部加粗,末端弯曲成钩状;前翅大而狭,顶端尖而外缘倾斜,后翅较小;幼虫粗大,胴部每节分为6~8个小节;第八腹节有一尾状突起叫尾角。如葡萄天蛾等。
蚕蛾科
体中型,粗壮;触角羽状;翅宽阔;幼虫有尾角,身体每节最多分为2~3小节。如家蚕,是有名的产丝益虫。
天蚕蛾科
体型特别大,色多绚丽;翅上一般有透明的斑,某些种类后翅有长的尾角;幼虫粗壮,体多枝刺,趾钩中列式,二序。如樗蚕。
弄蝶科
体型粗壮,颜色深暗;触角端部呈钩状;前翅R脉5条从中室前缘分别发出,无合并。如:稻苞虫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主要根据成虫翅的脉序、连锁方式和触角的类型等特征,将鳞翅目分为轭翅亚目、僵翅亚目和锤角亚目3个亚目。也有的学者(O.W.Richards乙.R.G.Davies,1977)主张分为小翅蛾亚目、蝙蝠蛾亚目、毛顶蛾亚目、单孔亚目和双孔亚目5个亚目。至于总科和科的建立,意见也不很一致,如有的主张分为28个总科、158科,有的则分为20个总科、135科等。
小翅蛾亚目
小翅蛾总科
小翅蛾科
蝙蝠蛾亚目
小蝠蛾科
蝙蝠蛾科
新蝠蛾科
古蝠蛾科
原蝠蛾科
毛顶蛾亚目
毛顶蛾总科
颚毛顶蛾科
毛顶蛾科
扇鳞蛾科
无轭毛顶蛾科(新毛顶蛾科、卵翅蛾科)
冠毛蛾科
单孔亚目
微蛾总科
茎潜蛾科
微蛾科
穿孔蛾总科(也称曲蛾总科)
丝兰蛾科
日蛾科
穿孔蛾科(曲蛾科)
冠潜蛾科
长角蛾科
双孔亚目
斑蛾总科 Zygaenoidea
亮蛾科
刺蛾科
绒蛾科
艾蛾科
短体蛾科
拟斑蛾科
缰蛾科
蚁巢蛾科
蝉寄蛾科
拟蓑蛾科
带翅蛾科
斑蛾科
谷蛾总科 Tineoidea
谷蛾科
蓑蛾科
寄蛾科
蚁巢蛾科
鞘蛾科
细蛾科
潜蛾科
小潜蛾科
蔷薇潜蛾科
绵蛾科
麦蛾总科 Gelechioidae
麦蛾科
尖蛾科
织蛾科
草蛾科
木蛾科
遮颜蛾科
巢蛾总科 Yponomeutoidea
巢蛾科
菜蛾科
雕蛾科
举肢蛾科
绢蛾科
木蠹蛾总科 Cossoidea
木蠹蛾科
拟木蠹蛾科
银斑蠹蛾科
蝶蛾总科 Castnioidea
蝶蛾科
卷蛾总科 Tortricoidea
卷蛾科
细卷蛾科
澳卷蛾科
蛀果蛾科
螟蛾总科 Pyraloidea
螟蛾科
草螟科
窗蛾科
羽蛾科
多翼蛾科(翼蛾科)
蚕蛾总科 Bombycoidea
蚕蛾科
带蛾科
大蚕蛾科
犀额蛾科
水蜡蛾科(箩纹蛾科)
栎蛾科
桦蛾科
尺蛾总科 Geometroidea
尺蛾科
燕蛾科
凤蛾科
钩蛾科
波纹蛾科
蛱蛾科
天蛾总科 Sphingoidea
天蛾科
夜蛾总科 Noctuoidea
舟蛾科
毒蛾科
苔蛾科
瘤蛾科
灯蛾科
鹿蛾科
虎蛾科
夜蛾科
弄蝶总科 Hesperioidea
缰蝶科
大弄蝶科
弄蝶科
凤蝶总科(真蝶总科)Papilionoidea
凤蝶科
绢蝶科
粉蝶科
灰蝶科
蚬蝶科
喙蝶科
蛱蝶科
眼蝶科
斑蝶科
环蝶科
珍蝶科